黄浦区的北京东路上
一些老房已经人去楼空
正酝酿新一轮城市更新
(资料图)
不过,沿北京东路行至福建中路口
有家门面不大的“小店”仍在坚持经营
推开店门步入其中
七八张桌子有序摆放
不时有衣着光鲜的老克勒进店
坐下来点上一碗面条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这家店已在这里经营了140余年
它的名字叫做——德兴馆
德兴馆创建于1878年
最初的名字叫德源馆
1930年改名德兴馆
主营苏帮风味面点和汤包
该店的焖肉面、焖蹄面风靡沪上
1988年
德兴馆曾创下
一年销售100万块焖肉的纪录
2003年德兴馆总店
搬到广东路福建中路口
改名为德兴馆广东路总店
百年老店的原址成了分店
但老食客还是愿意来这里吃面
“小毛,我点一碗焖蹄二鲜面,老规矩。”
5月10日早上
今年72岁的张老伯从杨浦家中赶到这里
只为回味一碗记忆中的味道
他表示,以前家住在附近
在这里吃了几十年
这块焖蹄的滋味绝了
前两年动迁了
但还是会经常回来吃面
张老伯口中的“小毛”
是这家店的店长毛安福
在这里已扎根了十余个年头
更多人亲切地叫他毛师傅
最让毛师傅得意的
当数这里的焖蹄面
“将一块酥软脱骨的焖蹄焐入面中
与精心熬制的高汤
和口感颇具韧劲的面条融为一体
咸中带甜,甜中蕴鲜”
在他看来
这碗曾被誉为“上海第一面”的焖蹄面
之所以“冠绝沪上”
原因有三
首先是原料,只精选2.5—3斤的前蹄,由专做蹄髈的老师傅亲手挑出,不合格的直接退货。
其次是流程,严格执行各道工序,配料更是祖传秘方。
最后放在特制的竹编蒸笼里,炖足4个小时才能出锅。
在这里经营至今
让毛师傅印象最深的是
一位“长脚爷叔”
“十多年,他每天过来吃三餐
几乎365天都会来
吃完就走,从不和我们交流
但这里的员工几乎都认识他
前两年这里动迁后,他还时常会回来”
毛师傅坦言
不少顾客都是
吃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饕
味道差了
他们会端着碗“不留情面”地数落
这也让这里的师傅们
将品质时刻记在心头
老食客们熟门熟路
不过点评平台上
傻傻分不清楚的
德兴馆和上海德兴馆
也大有人在
毕竟,两家都是百年老字号
毛师傅对德兴馆的历史如数家珍:创始人沈遐兴于光绪年间1878年在老闸桥南堍(现福建中路桥)附近,也就是福建中路529号创立了该品牌,以经营苏帮面馆为特色,其焖蹄、焖肉、爆鱼、爆鳝等更是声名远扬的浇头。过去叫“德兴面馆”,现在叫“德兴馆”。
中华路上的“德兴馆”,我们去年也写过。(戳此回顾:
“老味道又回来了!”上海人喜爱的这家百年老字号重新营业了
)始于1883年,最早开在十六铺,以本帮菜闻名,过去叫“德兴菜馆”,现在叫“上海德兴馆”。名厨杨和生在此创制出虾籽大乌参这道本帮菜的代表,所以还有一个霸气的称号,叫“本帮鼻祖”。
两家“德兴馆”各有所长,如今都已开枝散叶。
“德兴馆”(德兴面馆)主要围绕人民广场商圈,开了好几家,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广东路总店,还上了米其林推荐榜单。此外,在五角场、南泉北路等地也有分店。
“上海德兴馆”(德兴菜馆)2004年从十六铺搬迁,目前在中华路上有两家店,还有一家浦东昌里店。八宝辣酱、油爆虾和青鱼秃肺等本帮招牌菜,一直是镇店之宝。
浦东高桥也藏着一家“上海德兴馆”,也是开了很多年的老店。不过当记者打电话过去核实时,店里人只是简单地说,这家德兴馆只此一家,没有分店,跟浦西那些店不搭界。
历经百年变迁
福建中路这家德兴馆老店
却一直坚持经营面类
不过,随着城市更新步伐的加快
德兴馆也即将搬离
“最开始的地方”
“周边的居民基本都已搬走了
现在生意不及前几年的一半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关店
更不知道未来会搬到哪里
但只要开门迎客
我们就会精心烧好每一块焖蹄、焖肉
下好每一碗面条
要对得起门口的两块牌子”
毛师傅用手指向门头“德兴馆”的牌匾
和墙上挂着的“中华老字号”铭牌
网友热议
消息公布后
很多网友纷纷表示不舍
希望可以看到百年老店依然存在
还有网友
开启了“回忆杀”
甚至有网友透露了
了不起的秘闻
(但是我们没有证实)
你去吃过德兴馆吗?
评论区聊一聊
话匣子综合自上海黄浦、上观新闻等
编辑:玫瑰砂
责任编辑:陈敏
-本文完-
版权声明:转载前请联系后台授权